小城大美
前几日傍晚,闲来无事去遗爱湖边走走,风清月明,半池的莲叶与月光交相辉映,一座拱桥点缀其中,画面别有一番雅致。四周,乐声与欢笑声此起彼伏,远处,高楼鳞次栉比,灯火通明,让人在寄情于景的同时忍不住感叹这日新月异的城市变化。黄冈,这座我生活的小城,它如同一艘桅杆高立的船,正将积淀百年的风华做桨,一往无前地向着广阔的海洋扬帆远航。
小城的“韵”是印刷术发明家毕昇的“事如芳草春长在,人似浮云影不留”,是巍巍大别的“山之南山花烂漫,山之北白雪皑皑”,是一代文豪东坡先生的“寄蜉蝣于天地,渺沧海之一粟”,是神医李时珍“悬壶济世,造福苍生”,是黄梅小调的“宛转悠扬,缠绵悱恻”。每每细想,便觉我的小城韵味十足。
小城的“红”是我们的根基,我们的血脉。小城的众人在中国革命的每一个时期、每一个阶段,都作出了重要贡献。许多杰出的人物:董必武、陈潭秋、张国恩、包惠僧、李先念、朱理治、程坦、任质斌……点燃了革命的火种。黄麻起义、鄂豫皖革命根据地、大别山敌后抗日、解放战争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……这片红色的土地上,留下了众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光辉的战斗足迹。自革命火种在黄冈播下,这里红旗屹立不倒,高高飘扬,红色的火苗指引着淳朴的小城人民紧跟党走,朴诚勇毅。
小城如今更是“新”的。党的十八大召开是第一个五年的转折,紧接着党的十九大,二十大,小城每每推陈出新。耳边经常听到:“两转四用”、延续“三农”、“兴文”、“N分钟文化圈”......强农惠农富农,小城从农业大市迈向农业强市,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,农业产业首屈一指,明星产品层出不穷,大别山风光更是让世界为之惊叹。有了吸引力眼见着企业也多了起来。遗爱湖公园、白潭湖片区、黄冈长江大桥……一批城市名片闪耀登场,新兴高铁、机场、桥梁为他加速度,小城崛起新的高度。“中国书法城”、“中华诗词之市”、“中国东坡文化名城”等相继夺牌,文化名片让小城焕发生机,感觉每个日子都新的。
前方依旧海阔天空,我的小城循着航向标不偏不倚,扬帆再起航。
编辑:童琳 编审:陈勇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